房地產市場大環境
近兩年房地產市場總體蕭條,各種政策環境使得房產銷售不如以前火爆,各種擴大限購、遏制投機、收緊棚改貨幣化的政策紛紛出臺,這一切都降低了對新樓盤開發的積極性,也壓縮了對家裝市場各類木制品材料的需求。
“多收了三五斗”
某些材種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增加了供應量,本以為是個機會,到貨時發現大家都這么想,結果不得不進行一些恐慌性的拋售并引起該品種價格下滑,如此往來復去造成惡性循環。
信任危機
為了維持現有客戶,或者為了競爭有限的市場資源,不得不采用賒賬銷售的辦法,導致回款緩慢甚至無法收回,最終只有一層一層地形成三角債關系?;铄X變成了死賬,客戶變成了敵人。
各類木材替代品的出現
如在傳統木材使用最大的行業之一的建筑木材模板行業,木材的用量在逐年減少,而鋼模鋁模等標準化幾乎可無限重復利用的材料用量在增加。
另外,隨著科技的發展,標準化工程、裝配式建筑呈現興盛狀態,而這一類建筑幾乎很少用傳統的模板。
供應渠道的多點化、多元化
各個大小地區興建開發自己的木材市場和加工去;隨著一帶一路的興起,建材木材從國外直達的城市也越來越多,瓜分了各種為數不多的市場份額,使得常年固守幾個大的木材碼頭感到吃力。
材料的周轉周期
木材從原木的砍伐、加工、訂貨、運輸、倉儲等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周期,木材屬于大宗原材料但有不同于鋼材,因為存放的時間會影響木材的品質,有一定的”保質期”而且不斷會有更”新鮮”的材料出來,一 旦滯銷或昔售,或者流通的環節太冗重,在差的市場環境下容易陷入困境。